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开展课程链建设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11-21

为了深入贯彻OBE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24年11月19日,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于西校区国际厅第二会议室举办本学期课程链建设第二次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汇聚了学院院长曹玉华,副院长李林、冯甜甜,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和各专业骨干教师。会议由副院长李彦霞主持,陈春发副校长出席会议对课程建设进行顶层规划指导。

1.png

会议现场

会上,李彦霞从七个核心维度详尽阐述了课程链建设总体目标、项目内容、实施方案和条件保障。她提出六大标志性项目,涵盖歼十无人机、仿生机械手、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新工科技术领域,展现了学院在新工科领域的深度布局与探索。她强调,课程链的构建旨在通过新工科新技术的融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优化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端成果产出。项目负责人王执忠老师,针对鲁班锁项目的精密制造和精密装配,进行了项目内容与技术要点汇报,生动诠释了智能制造技术在传统工艺创新中的应用与突破。

2.png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院长曹玉华讲话

曹玉华以鲁班锁项目为例,阐述了课程链的重要性,她强调,课程链关键要确定串联的课程内容并优化,要将新工科知识融入进去;成果可多共享,也可通过“卓越班”辐射。她提出,通过“卓越班”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将教育成果辐射到更广泛的领域。

研讨环节,与会领导与教师围绕各个具体项目的技术要点、与课程的衔接关系、项目的创新性和成果展开激烈的讨论。

3.png

副校长陈春发作总结

陈春发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剖析了课程链建设的四大要点:一是明晰课程与企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强化教师责任,确保课程目标清晰、成果丰硕,实现跨课程无缝对接;三是揭示课程链背后的逻辑,即知识与能力的递进式培养,促使学生从学业向就业、从知识向技能全面转变;四是坚持应用导向,关注实际生产,聚焦产业未来,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他指出,要以高质量的教学与学习为引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产出导向明确,最终目标是形成可推广的一流课程与一流专业经验,形成可推广的经验规律,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图/文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段晓云 责任编辑赵利兴)